主页 >  滚动>正文
【星岛热评】电脑不识字,族群恐失千年姓氏
时间 : 2023-06-04 12:31:27   来源 : 星岛环球网


(资料图)

自1984年启用第一代身份证、2004年升级第二代身份证,中国公民身份证的设计、工艺、材质和防伪水准一直在改善,人们使用身份证的场合也越来越多。无论办理银行业务、医院挂号、购买车票、乘搭飞机、酒店入住,还是入学入职,没有身份证,都会事事难办,寸步难行。

可是,当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身份证的时候,一种尴尬的现象慢慢出现,那就是电脑无法输入一些生僻的姓氏。地处边陲的云南省有个傈僳族人居住的村落,村民的姓氏读音为“nià”。书写时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“鸟”,下半部分是“甲”。数百年来,村民们一直使用这个“nià”姓。然而,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,人们在电脑系统中无论怎样都无法打出这个姓,身份证办不出来,出行也遇到了许多不便。为了面对现实,他们只好统一改姓为“鸭”。

改是改了,这里的傈僳族人,始终心有不甘。他们很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,觉得不应因为技术因素,就无缘无故地放弃数千年来的传承。在姓氏文化方面,傈僳族姓氏的起源不同于汉族的百家姓。傈僳族崇拜自然万物,有信仰动物的,分为老虎氏族、熊氏族。有信仰植物的,称穀氏族。而“nià”姓族群则是尊崇鸟氏族的后代,他们崇拜的是飞翔的鸟儿。事实上,鸟氏族的后人,有姓“雀”的,也有姓“鹰”的,延续的都是对鸟类的尊敬。

如今因为电脑字形档里没有“nià”字,村民们不得不用“鸭”来代替。改姓之后,生活是方便了一些,但终究是无奈之举,如果可以,很多人还是希望改回“nià”姓。一方面可以避免“鸭”字的尴尬,另一方面也可以延续对鸟氏族文化的传承。

事实上,这样的例子并非一宗两宗,还有不少同类例子。根据《中国姓氏大全》记载,佛山地区的土着原有4大姓,包括“鸡、田、布、老”。“鸡”是其中之一,它在佛山、上海、云南都有分布。最集中的是广西东兴,姓“鸡”的有1000多人。相传古代没有钟錶,大家都是闻鸡鸣而起。官府便设立了通报时间的官职,即“养鸡人”。每当黎明鸡叫,官员们就开始上堂。当时的养鸡人是个光荣职位,他们的后人就把姓氏改为“鸡”了。再到后来,时代变迁,出门在外谋生和求学的鸡姓族人,觉得“鸡”字不雅,便偷偷跑去改姓,大部分改姓“奚”。姓“奚”听起来虽然不错,但“鸡”姓也就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。佛山当年4大本土姓氏之一的“鸡”姓,如今也只剩下3个人了。

客观地说,姓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现象,有生便有灭,这是不以人们意志而转移的。可是,负有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责任的各地政府,在保护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,做好少数民族文字与汉族文字互译印证方面,应该责无旁贷,竭尽所能,不遗余力。

中国各地各民族目前仍然保留着很多生僻姓氏,背后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,不能简单以当代的认知视角来看待,更不能轻易地废弃。相反地,应该像保护那些富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、古文物、古代艺术品一样,努力地了解其起源,解构其内涵。

相比起传承和了解少数民族和族群姓氏方面的文化内涵,从技术上改良电脑功能,创新和扩展电脑字形档,争取容纳更多的生僻姓氏,应该不是不可克服的困难。一旦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,就可以让博大精深的中国姓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,焕发光彩,也可以让拥有这些姓氏的族群更加富有归属感和认同感,那又何乐而不为呢?
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