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来也怪。我曾经对「保单销售」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,这几年却越来越喜欢「组织发展」。看到保险增员相关的专题,瞬间就能被吸引。
可能自己在每个时间段的认知不同,导致偏好与方向也不太一样。
【资料图】
今天接着聊泰康谷晓经理,在《大健康遇上合伙人》栏目中分享的「组织发展」干货。
我把她的分享梳理了一下,打算做三期内容。昨天写了《上篇》,今天是是《中篇》,明天还有《下篇》,这个系列就做完了。
废话不多说,开搞。
增员没效果?只因你没招对人
我们先聊聊保单的销售。你在销售每份保单之前,要不要对销售对象进行个分类、评估什么的?还是说见人就卖,签单就行?
其实销售这个行业,有一条绝对的真理: 不是所有的人,都能成为我们的客户。 找准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比无脑耕耘更重要。
把保险卖错人的代价,也许是你无法承受的。特别是近年来,部分客户收入骤降,跟风退保。销售保险时没有做筛选,可能就要承担这部分恶果。
刷短视频看一位同业发的截图,客户交不上保费了,吵着要把交了3年的所有保费退给他,不然去保险公司闹。这种情况就属于销售时没有找对人。
优质客户三个要素还记得不: 有经济能力、身体健康、对保险认可 。三者缺一不可。刚才提到的那位吵着要退保的客户,可能也就身体健康达标,所以这种保单品质是没法保证的,不可持续。
增员也是一样的道理。你把精力花在那些真正想在保险行业尝试的人身上,他们能留存;但如果选错人,即使你花费再多的精力在他身上,也只是在浪费双方的时间。
增员这件事,以后必须要加入「选材」的环节。不要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。 橘生淮南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,请把精力用在正确的人身上 。
增员面谈与销售逻辑,也是相通的
谷晓经理在直播中谈到: 准增员来了,我很耐心的给他讲公司、讲政策、讲发展,讲到口干舌燥。他听完就说考虑考虑,然后就没下文了。
后来她反思,不能这么做。不能给每个人都一上来就掏心掏肺,得先看看对方愿不愿意接受。人家不愿意接受,你付出再多也只会被嫌弃。
其实增员面谈和保险销售的逻辑,也是相通的。我们给客户讲保险之前,是不是也要进行理念的沟通?你家买过保险吗?对哪类保险比较感兴趣?觉得哪种保险最好?
我们通过沟通,去挖掘他的需求,根据他的需求再考虑讲哪部分,这是对的逻辑。而不是说见到人就讲: 张姐,我公司有个产品可好可好可好啦...
遇到没有需求的客户怎么办?直接下一个呗,讲都不用讲的。遇到没有需求的增员怎么办?也是直接下一个,讲都不用讲。
简而言之, 无论是销售面谈还是增员面谈,先挖对方的需求,然后再给出解决方案 。顺序不能颠倒,不然就白费口舌。
精简增员流程,新人也可以很猛
有段时间,公司提倡「新增新」的增员政策,就是新人在入司的时候,可以喊几个伙伴一块来,有人做伴的同时,也便于他们快速组成团队和晋升。
那个时候我就知道,新人在增员方面的表现,是可以很厉害的。当然得有一个前提: 新人愿意做增员 。
让新人做增员,其实是有难度的。他们也许能接受要卖保险才能赚收入,但是不明白自己怎么莫名就成HR,负责起招聘的工作来了。
还有就是增员的流程,确实很繁琐。有些做了很多年的保险老人,自己都整不利索增员流程,更不要说新人了。
所以谷晓经理想了个办法,把增员流程给简化了,让新人放心大胆的去做增员。新人只需要负责把人喊来就行,那些繁琐的增员流程和步骤,让新人的增员人或主管来帮着做。
就这样,有一期新人班20多个人,谷晓经理的新人一人就送训了十多个。 帮新人解放思想,揭开身上的枷锁,他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。
我们都知道,保险新人的周边市场没有被发掘,开单很有潜力。其实增员也是如此。
三高团队:团队培训与增员体系、团队文化
几年前,北京明亚的一位总监邀请我加入他的团队,他非常耐心的给我介绍了他们团队的亮点和特色。说实话,我有被震惊到。
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线上培训系统。 不是他们官方搞的,是他们团队自己的培训系统 。从一位新人入司开始,几周、一月、两月等,不同时间点的培训内容非常全面细致、系统科学。
明亚的团队线上培训系统让我开了眼界,谷晓经理团队的增员体系和团队文化,也让我涨了见识。
团队自有增员体系,有什么好处?增员启动宣讲,知识传承,问题处理可以更快的落地,可以常态化的做好这件事,而不是节奏性的想起来再做。
而团队文化建设,更是把团队的人能牢牢的凝聚到一起。有了这三方面,我终于得以窥见三高团队应该是什么样的,也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。
说来也怪,我把谷晓经理的视频分享在很多平台,浏览量并不是很可观,留言也很少,分享的就更不多了。
不过后来想想就释然了,我分享目的又不是为了赚流量,何必操那些心。真正好的内容,也只有懂它的人才能知晓其价值。
只要这些内容,能够真正帮到,哪怕一个人,两个人,也没白忙活。
今日话题
你觉得哪一点特别有价值?
标签: